中国电脑配件网 - 电脑配件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DIY资讯 | 笔记本资讯 | 病毒防治 | 软件信息 | 数码资讯 | 网络资讯 | 业界动态 | 硬件信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硬件信息 > 主动脉撕裂五六十厘米,还抱着电脑接电话! 最近这种死亡率按小时计的病高发! 医生:别熬夜!别惦记年终奖!
2.biz | 商业搜索

主动脉撕裂五六十厘米,还抱着电脑接电话! 最近这种死亡率按小时计的病高发! 医生:别熬夜!别惦记年终奖!

信息来源:pppccc.com   时间: 2020-01-03  浏览次数:81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主任医师昨天发了一则温馨提示:天气冷了,大家多注意休息,多量量血压,保持好心情,没事不要熬夜,特别是考虑年终奖多少。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蒋劲松主任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主动脉夹层病人变多了。“其实这个疾病的诱因就是疲劳、情绪波动导致的血压没控制好,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血流冲破主动脉血管内膜导致夹层。”

他还特别提醒,该疾病的死亡率是按小时计的,每过1小时,死亡率就增加1%,也就是说,两天内如果没有有效治疗,50%的患者会有生命危险。记者张煜锌见习记者张慧丽

通讯员陈晓华陈乐高王家铃周素琴

动脉从胸口到大腿撕裂了五六十厘米他在病房里还抱着电脑、接工作电话

陆先生(化名),40岁不到,身高1米7,体重180斤,肚子很大。上周六,他刚刚因为主动脉夹层住进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病房。

陆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小领导,负责项目策划,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经常熬夜。护士说,住了三天,就没见陆先生的电话停过。他还把电脑带进病房,躺在病床上也敲敲打打,一直在忙工作的事。

陆先生说,他有高血压,但最近因为忙,药都顾不上吃,血压也没时间测。年末应酬多,陆先生一个星期至少有一次喝个大醉。平时一天抽1包烟,这段时间因为要熬夜改策划,一天抽2包。

各种因素累加,终于酿成恶果。上周六早上,他正准备去公司加班,突然感觉自己胸闷、胸痛剧烈,“像要死了一样”,于是被紧急送到了家附近的浙江省人民医院。

陆先生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主动脉从胸口到大腿撕裂了足足五六十厘米!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分为内、中、外三层,当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反复冲击主动脉血管内膜,使内膜出现一个小缺口,血液由此流到主动脉中膜和外膜之间,最后形成主动脉夹层。

为什么会发生主动脉夹层?蒋劲松主任说:“80%-90%的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相关。现在天气转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就容易诱发主动脉夹层。”并且,抽烟和喝酒是主动脉夹层的“帮凶”,抽烟会刺激血管内膜导致其受损,喝酒会扩张血管。

三天两头参加应酬,高血压不当回事

40岁男子进了医院

金华的刘先生(化名),40岁,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三天两头应酬,多年下来换回了一个“将军肚”。到了12月,酒局更是频繁。

4年前,刘先生就在体检中发现有高血压,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这种小问题根本不需要当回事,服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前不久某天中午12点左右,在家吃过午饭,刘先生准备出去。刚打开门,一阵冷风吹来,原本还好好的他突然感到背部剧烈疼痛,瞬间浑身大汗淋漓。刘先生的家人连忙拨打120,将他送到金华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当天下午6点多,刘先生被紧急转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迅速为他安排了急诊手术,置换了其病变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术后,刘先生恢复顺利。

浙大邵逸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钱希明主任医师介绍,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症状是突发剧烈胸痛或腰背部疼痛,疼痛的性质为撕裂样或刀割样,难以缓解和忍受,同时常伴有血压升高。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呼吸急促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疼痛等。如果夹层累及头臂干血管,患者则会头晕、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主动脉夹层在我国呈年轻化发病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年轻化趋势。”钱希明主任表示,国外主动脉夹层病人一般是五六十岁发病,但我国的患者普遍比欧美患者年轻10-15岁。浙大邵逸夫医院前些日子做了个统计,一周内接诊的10位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最年轻的34岁,最年长的也只有50岁。

他分析,年轻人患上主动脉夹层主要有三种原因,首先是工作、生活压力大,加上不良生活习惯,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可由于缺乏体检意识,自己却无从得知;其次是明知有高血压却不在意,总认为还年轻没关系,不规律服药甚至不服药,最终引发主动脉夹层。还有些患者则是本身患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血管病、马凡综合征等。

控制血压很重要!

由于80%-90%的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相关,因此,控制好血压是最首要的工作。

钱希明主任提到,除了工作、生活压力大外,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根据今年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过去40年间,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两倍。研究认为,在中国,大部分食盐摄入来自家庭烹饪用盐,而当前的一个趋势是加工食品、街头小吃、餐馆和各种快餐连锁店快速发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脑配件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