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微软(MSFT.US)披露了2022财年第四财季的业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实现净利润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
微软各业务分部营收情况
此前因美元汇率走强,微软曾下调该季度的业绩指引,从原来的524亿~532亿美元下调至519.4亿~527.4亿美元,而如今正式公布的业绩更是低于调整后指引的下限。
具体业务上来看,包括Office软件、领英在内的“生产力和商业流程”(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业务营收为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微软365的订阅用户数量增长15%至5970万,这也让办公产品与云服务的收入增长1.36亿美元,同比增长9%。另外在人才解决方案和营销解决方案业务的推动下,领英的收入增长了7.68亿美元,增幅为26%。
微软的云服务业务也呈现增长态势,本季度的营收达到20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在基于消费的服务增长的推动下,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收入增长了40%,但是其中服务器产品收入下降了2%。微软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去年的可比数据非常强劲,包括受益于多年期协议的增加,这些协议带来了更高的季度收入认可。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指出,“微软虽然在核心业务上取得了40%的增长,但实质上仍然落后于此前的预期。云计算服务是一个类似于中间体的一个业务,增长更多依赖于客户需求的增长。当包括像亚马逊、谷歌等最新财季的云计算业务表现都没能够符合华尔街的预期,也就说明云计算业务的主要客户,他们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其实是出现了下滑,从而间接影响了云计算服务商。”
如果说云业务只是暗藏隐忧的话,包括Windows系统、Surface电脑在内的PC业务是实实在在遇到了增长难题,报告期营收为143.56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财报显示,受停产和PC市场恶化的影响,WindowsOEM收入下降了2%。此外,由于Xbox内容和服务以及Xbox硬件销售的减少,游戏收入减少了2.59亿美元,下降7%。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为7020万台,年均下降15.0%,这也是自2020年第一季度首次疫情封控以来的最低销量。全球多个最大规模的PC市场面临巨大通胀压力,目前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导致需求受挫,来自消费领域的需求下滑尤其明显。在2022年第二季度,由于教育采购相比上年同期持续低迷,笔记本电脑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滑,出货量下降18.6%至5450万台。
Canalys高级分析师Ishan Dutt认为:“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和商业领域的短期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成为消费者心中主要的考虑因素。与此同时,随着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PC和其他硬件的支出的优先级逐渐低于其它生活需求的支出。尽管拥有高性能设备的重要性仍在,但大多数只需要基本计算功能的PC用户,更希望熬过目前这段经济不确定的时期,等在预算压力减轻、或今年晚些时候厂商或零售商大幅打折期间,进行设备更新。”
对于下一财年的展望,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表示,“随着新财年的开始,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平衡运营准则与关键战略领域的投资,以推动未来增长。”
在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上,管理层也表示在2023财年,美元汇率可能造成全年收入增速下滑4个百分点,第一财季即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可能将下滑5%,但2023财年全年仍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在预期刺激下,美股盘后微软股价由跌转涨,截至发稿,上涨3.97%,最新市值约1.9万亿美元。